2026(第十九届)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

2026年4月24日-5月3日    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、首都国际会展中心

关闭
<返回
距离开展358
北京车展汽车零部件博览会banner

行业新闻

展位申请

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内燃机突围:第五代 EA888 如何重塑燃油车价值坐标

行业新闻 2025年03月26日

一、转型浪潮中的逆向坚守:燃油车市场的结构性机遇

2025 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%,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。当多数车企将资源向电动化倾斜时,上汽大众以 "油电同进、油电同智" 的战略定力,在新能源转型赛道上开辟出独特路径 —— 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的量产搭载,不仅是对燃油车技术生命周期的强势延续,更是对市场需求结构性洞察的精准回应。

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国燃油车市场仍保持 1500 万辆规模,占比超 45%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长途续航、补能便利性、低温适应性等场景下燃油车不可替代的优势。上汽大众技术团队研判:"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长期过程,燃油车仍需在相当长时期内承担市场稳定器的作用。" 这种判断在途昂 Pro 的市场表现中得到验证 —— 搭载第五代 EA888 的新车预售首月订单破万,印证了高端燃油 SUV 市场的旺盛需求。

二、技术跃迁:内燃机的 "极限进化" 之路

第五代 EA888 的技术突破,堪称内燃机工程的集大成之作。通过 "进气 - 燃烧 - 排放" 全链路重构,实现了动力性、经济性、环保性的多维突破:

1. 动力系统的 "超体进化"

  • 500bar 超高压燃油系统(行业首次应用)将燃油雾化颗粒降至 8 微米(发丝直径的 1/10),配合大滚流比气道设计,实现油气混合效率提升 30%。
  • 保时捷同源 VTG 可变截面涡轮技术,通过实时调节涡轮叶片角度,使低转速扭矩响应提升 40%,涡轮迟滞现象基本消除。
  • 全强化机械结构(曲轴抗压强度提升 30%、叶片式机油泵流量增加 25%),支撑 200kW 最大功率(较上一代 + 23.5%)、400N・m 峰值扭矩(+14.3%)的爆发输出,推动途昂 Pro 实现 7.6 秒破百(同级燃油 SUV 最快)。

2. 能效革命的 "智能算法"

  • 全工况米勒循环技术(膨胀比>压缩比)结合智能热管理系统,使热效率提升至 38%(接近混动专用发动机水平)。
  • WLTC 工况油耗 8.35L/100km(同级最优),配合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"1 级能效" 认证,实现 "性能升维而能耗降维"。

3. 排放控制的 "精准哲学"

  • 紧耦合排气净化装置 + 全工况最佳油气比(λ=1),使颗粒物排放较上一代减少 75%,排放水平超国六 b 标准 40%。
  • 零下 40℃至零上 50℃的极端环境验证(600 万公里整车测试 + 2.5 万小时台架试验),确保 - 30℃冷启动排放依然稳定达标。

三、混动时代的 "内燃机新生态"

第五代 EA888 的战略价值,更体现在对混动技术的赋能重构。上汽大众技术总监透露:"这款发动机预留了 48V 轻混、PHEV 混动接口,可兼容 800V 高压系统。" 这种模块化设计,使内燃机从传统动力核心转型为 "增程器 / 高效动力单元",在混动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:

  • 插混场景:配合 DQ501 七速双离合变速箱,实现 "纯电 - 增程 - 直驱" 多模式切换。实测数据显示,搭载同款发动机的插混车型,高速工况油耗较增程式低 15%(因直驱模式减少能量损耗)。
  • 增程优化:通过 VTG 涡轮技术优化发动机工作区间,使增程器在高速巡航时的燃油消耗率降低 8%,破解 "增程高速费油" 的行业痛点。
  • 技术迁移:将 500bar 燃油系统、米勒循环等技术应用于混动专用发动机,推动下一代 PHEV 系统热效率突破 43%。

这种 "燃油技术反哺混动" 的路径,正在改写行业认知。正如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所言:"插混市场的爆发(2024 年占比 34%),本质是内燃机技术与电动化的融合创新。" 上汽大众的实践证明,传统动力的技术积累,正成为混动时代的核心竞争力。

四、战略纵深:油电协同的 "双螺旋" 发展

上汽大众的内燃机技术坚守,源自对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:

1. 市场需求的 "结构性分层"

  • 高端燃油车市场(30 万 +):用户对动力性能、驾驶质感的追求高于新能源溢价,途昂 Pro 的成功印证了 "燃油旗舰" 的市场价值。
  • 三四线市场:充电设施不完善地区,燃油车仍占 70% 以上份额,技术升级后的燃油车可延长市场生命周期。

2. 技术演进的 "连续性创新"

  • 从 EA888 第一代(2006)到第五代,17 年五代进化(累计装机超 5000 万台),形成独特的技术迭代体系。第五代应用的等离子缸壁涂层(降低摩擦 30%)、智能热管理等技术,均源自长期工程经验积累。
  • 混动技术的 "嫁接效应":将燃油机的热效率优化、NVH 控制等技术迁移至混动系统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3. 产业链的 "平稳过渡"

  • 燃油车产能(年 120 万辆)与新能源产能(ID. 系列年销 13 万辆 +)的协同布局,避免 "一刀切" 转型带来的资产沉淀。
  • 发动机工厂的智能化改造(如 500bar 系统生产线),为混动专用发动机生产预留柔性空间。

五、行业启示:内燃机的 "价值重生"

第五代 EA888 的诞生,标志着内燃机技术进入 "精准化创新" 新阶段:

  • 技术维度:从 "参数竞赛" 转向 "体系优化",通过超高压燃油系统、智能热管理等技术,实现 "单缸最优燃烧模型"。
  • 市场维度:从 "规模扩张" 转向 "价值深耕",聚焦高端燃油车、混动专用领域,挖掘细分市场溢价空间。
  • 生态维度:从 "独立动力" 转向 "能源协同",内燃机与电驱系统的深度耦合,正在构建新型动力生态(如车网互动、绿电合成燃料适配)。

面对 2035 年欧盟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,上汽大众的选择提供了另一种思路:内燃机不应是 "淘汰对象",而应成为 "技术储备池"。当比亚迪、奇瑞等企业通过混动技术实现 "弯道超车" 时,上汽大众以燃油技术的持续进化,为行业转型提供了 "第三条道路"—— 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,而是螺旋上升的融合。


在电动化浪潮中,第五代 EA888 的量产堪称 "技术信仰的胜利"。它证明:内燃机远未抵达技术边界,通过持续创新,依然可以在动力性能、能效水平、环保标准上实现突破。这种突破,既是对燃油车用户的价值承诺,更是对产业转型的深度思考 —— 汽车工业的进步,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替代,而是多元技术的共生演进。当新能源汽车驶向未来时,内燃机的 "终极进化",正在为行业转型写下更丰富的注脚。上汽大众的实践表明:在技术变革时代,坚守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命题,而是产业跃迁的双引擎。第五代 EA888,不仅是燃油车的 "末代机皇",更是混动时代的 "前驱者",它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